完善学科建设 助力非遗传承

Jun 29, 2022 ,

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完善学科建设 助力非遗传承(新语·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去年,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落户天津大学,由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承担培养工作。近日,该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发出,标志着非遗人才培养有了新突破。

  多年来,我国学界积极构建非遗学知识理论体系,记录下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进入21世纪,“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全面启动,对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普查和整理。2004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全社会的不懈努力下,我国非遗家底基本摸清,进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必须重点保护和传承的非遗项目多达1557项,四级(国家、省、市、县)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合计逾10万项,我国还建立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面对体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历史文化瑰宝,如何将其传承好、保护好、弘扬好?

  非遗保护传承,需要专业人才实施科学保护。当前,非遗保护传承仍面临缺乏专业力量指导等问题,尤其缺少能扎根田野一线的实干型专业人才。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各地都在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缺乏专业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文化遗产很有可能面临“得而复失”的风险。对此,高校和学界需要共同努力,让非遗传承后继有人。非遗学研究涉及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等相关学科领域,与多学科交叉。此前,高校往往通过其他学科招生,培养非遗专业的学生。非遗学交叉学科硕士点的设立,意味着高等教育能更好承担起系统培养非遗人才的任务,非遗保护将得到有力支撑。

  非遗保护传承,需要政府和全社会形成合力。这些年来,我们依托地方特色非遗持续探索,与天津多项非遗的传承人紧密联系,为他们建立口述史档案。作为曲艺之乡,天津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为非遗学科的建设、非遗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深厚的土壤。未来,推动非遗进一步发展,建议加快建设非遗教学案例库、非遗文化影像库、非遗保护实践基地;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教育,吸引更多力量加入非遗保护事业;办好通识课程,提升青年学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

  非遗保护传承是常做常新的课题。面对全国各地非遗人才的巨大需求,仅靠高校培养专业人才还远远不够。为此,在持续完善非遗学科建设的基础之上,还要开展多种非遗教育、对不同类型的非遗进行个性化帮扶指导等,这也是我们未来做好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工作。

  (作者为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人民日报记者武少民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