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贸会:首博一件定制数字文创闪亮“出圈”

来源:中国发展网

原标题:服贸会文博文创展区 首博一件定制数字文创闪亮“出圈”

  中国发展网讯 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落下帷幕。服贸会期间,文博文创展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博物馆文创受到观展群众的热捧,展区以“多彩文博 数字赋能 把文博文创带回家”为主题,为观众带来一场审美与创意的盛宴。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高义;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劲林到服贸会文博文创展区巡馆视察,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对展区整体情况和特色亮点进行介绍。莫高义在首都博物馆、8+名人故居、中国农业博物馆等展区驻足观看,对文博文创展区的整体工作和“让文物活起来”的各种创新举措、积极探索精神表示充分肯定。

  为了系统展示北京中轴线的遗产价值、建筑特色、文化魅力和公众参与。首都博物馆开发的“柔性智造 个性化定制”北京中轴线系列文创产品,对中轴线的文化内涵及文化元素进行高度提炼,这也是首博数字文创时代新思路: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的一件定制文创运营平台,衍生出中轴线拼图、背包、抱枕、手提袋、保温杯、笔记本等衣食住行一系列文创产品。同时,通过定制UV平板打印机设备提供个性文创产品定制,精致的中轴线浮雕纹样带领观众一同“行走”在中轴线上,鉴赏北京古代城市整体规划及历史建筑之美,多维度展现北京中轴线的风采魅力。让科技与文化深度的融合,激活了博物馆的可及性创新,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

  “数字化与可及性创新的力量”作为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要义,鼓励业界运用数字化新技术帮助观众理解复杂且精细的博物馆概念,使博物馆变得更容易接近和参与。基于“数字化”以及“可及性创新”的理念,以首都博物馆近年来在数字信息化建设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例,从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转型之路入手,提出了数字文创的概念,运用数字化的设计平台,让更多的设计师与普通人参与到“一件定制”的环节中,让文化创意在“人手一物”中生根发芽,将博物馆文创应用于日常生活,为数字化时代的博物馆文创提升产品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参考依据以及新的思路。

  数字一件定制文创新玩法:步入展区,不少观众正举着手机扫码。观众正按照易拉宝上的步骤引导,体验中轴线文创的定制化设计。扫码进入平台后,文创产品包括斜挎包、笔记本、抱枕等;点击某产品进入后,观众既可立即购买,也可点击“去设计”,自己上传图片、插入文本等。然后通过一件定制小程序将观众上传的图片及文本素材自动传输至个性小批量定制UV平板打印机,现场将精美的文创产品生产出来。参展商介绍,该系列文创产品是配合首都博物馆即将开展的《北京中轴线》展览而设计,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平板打印机的深度融合,进行数字文创的新探索。

  柔性智造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不再是传统的以工厂订单为中心,而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在传统的制造业难以实现,在新兴的数字制造业却可以。一个人,一部手机或一台电脑,即可完成从创造、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未来每一件产品,在生产之前就知道它的客户是谁。柔性生产是一种高效率的生产方式,用户下单之后,按单生产,不需要大批量进货,零库存、零风险、零压力,定制产品的生产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打样时间48小时后即可发货。这种新型的生产方式迅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以首都博物馆现有的文化资源为基础,数字文博平台在开发和经营过程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

  用传统的方式生产一件东西,需要经过设计评审、图纸发放、打样、产品检验、送样、批量生产、产品发货7个环节,而且每个环节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产品的供应周期往往较长,成本高。且刚性生产缺乏灵活性,需要达到一定数量需求按批生产,无法对产品进行重新开模等个性化定制。

  免库存销售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数字文博平台就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库存所需要的存储空间,便于管理和统计,做到产销同步,这就大大增加了生产的柔性。丰富的产品品类和领先、完备的生产制造供应链,也意味着首博数字文创定制平台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制造出更多样化的产品。

  在线上平台下单后,数据自动进入oem工厂进行生产,整个生产过程只需要经过一件定制(打样)、产品检验、一件代发3个环节,各环节从下单到交货,只需7-10天。在这个过程中,免除了合作伙伴为寻找产品生产厂商四处奔波之苦,用户不需要签订复杂的制造协议,也不需要了解高深的技术细节,这就是柔性智造的魅力。

  融合现代生活方式及市场需求,将提炼博物馆文化元素进行再设计和创造。博物馆人沿着“让文物活起来”的探索探索之路永不停歇。本届服贸会文博文创展区首博数字文创充分展现出通过创新研发模式,打造设计独特的文创IP,“博物馆+”数字一件定制文创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