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齐鲁文化 非遗绽放光彩
淄博琉璃展陈、周村烧饼制作技艺、淄博面塑展示……近日,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举行的山东非遗购物节启动仪式上,80余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中华老字号企业进行了展演展销,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
【光明论坛】三星堆考古呈现中华先民多彩生活画卷
三星堆考古及探源工程,正在为我们掀开中华先民筚路蓝缕、互学互鉴的神秘面纱,展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砥砺同行的演进历程。这是对历史的寻根,也是对今天的启示和未来的展望。中华先民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激励我们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书写更加精彩的历史华章。
福建三明加入国家级数字文创规范治理生态矩阵接入国家级版权交易保护联盟链
近日,三明市加入国家级数字文创规范治理生态矩阵,相关数字文创板块布局纳入矩阵数字文化产权登记流转体系并接入“国家级版权交易保护联盟链”。
三星堆上新: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再添新证
“月光宝盒”、铜猪鼻龙形器、顶尊蛇身铜人像、金面罩铜头像……13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四川广汉市公布了去年9月以来三星堆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数件造型奇特的“上新”文物丰富了三星堆遗址的铜器类别,呈现出更加丰富的种类和文化内涵,既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又见证了中华大地各区域文明早期交流互融,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增加了新的实物证据。
福建福州:古老非遗遇上现代设计,从“活”起来到“潮”起来
传统技艺如何连接现代生活?近年来,“非遗文创化”构想给出了新方案。当前,文创频繁上榜“热词”,非遗热度也逐步上升,“非遗文创化”蔚然成势。在福建省福州市,“非遗文创化”让传统技艺从“活”起来到“潮”起来。
首批非遗学科硕士录取通知书寄出
2021年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天津大学设置全国首个非遗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作为培养我国首批非遗学科硕士生的试验田,现已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非遗教研方式。
非遗上“云”,留存技与艺
6月10日,“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顾展”(以下简称“非遗展映月”)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二层大厅开展,展览将持续至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