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臻

  • Home
  • 非遗传承保护: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

非遗传承保护: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

截至2021年,我国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57个,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063名。

破壁: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多样化途径

“互联网+”的运用和普及为各地文博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与途径,尤其是VR、AR及5G网络的使用,为博物馆资源的再开发、再创作提供了新的契机。这些方式让公众接触到更多元的文化资源,也使公众获得了一种虚拟意义上的“在场”,从而借此体验和领悟传统文化的独特艺术价值。

第四届“和田礼物”非遗文创大赛正式启动

新疆和田地区于6月11日,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正式启动2022第四届“和田礼物”非遗文创大赛。

透视“元宇宙侵权第一案” 数字艺术品法律风险如何规制

日前,国内首起NFT数字艺术品侵权案一审宣判,法院判决被告立即删除涉案平台上发布的“胖虎打疫苗”NFT数字作品,同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4000元。该案也被称为“元宇宙侵权第一案”,这表明“元宇宙”“NFT”等并不是单纯的概念炒作,它已经进入现实生活,并引发了实际的问题和法律风险。

体验非遗 迎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为迎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举办丰富多彩活动,让人们了解非遗、体验非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光明日报社主办,光明网、“文化强国”光明日报协同推广平台承办的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推选结果正式公布。

第四届“和田礼物”非遗文创大赛公告

,和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特于2022年6月11日“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正式启动第四届“和田礼物”非遗文创大赛。

让文物“活”起来 让文创“走出去”

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中国与东盟应该怎样共同开展博物馆文物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共同繁荣?

安徽合肥:文创中的中堂大人!

2022年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记者了解到,当天合肥市李鸿章故居陈列馆将展出“来自时光的礼物”系列文创产品展,十几个品类共计近50种展现淮军文化和合肥记忆的文创产品将集中亮相。

浙江杭州:萧山“五七路口地块”变身文创打卡地,下半年亮相

五七路口,即如今萧杭路与金鸡路的交叉口,是老杭州地理图景的一个文化胎记,也是萧山烟火气的记忆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