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知•文创产业发展趋势

  • Home
  • 科技赋能艺术 设计艺术点亮美好生活

科技赋能艺术 设计艺术点亮美好生活

成功的设计,需要立足当代社会风潮,结合数字科技与现代设计理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反复咀嚼、深入理解

【文化评析】涵养文化自信 博物馆大有可为

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博物馆,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黄金期。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博物馆大有可为。

文化带徐徐展画轴 金名片频频添靓点

大运河博物馆等三大文化设施主体结构全部封顶;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计划年内开园;形成全覆盖、无盲区的长城遗产保护网络……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将于7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饭店举办,力争打造成为文化领域的全国性品牌论坛,助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中轴线申遗的数字文创与多元想象”研讨会线上举行

7月16日,“中轴线申遗的数字文创与多元想象”研讨会暨《“数字中轴”——数字技术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案例探索》研究报告发布活动在线举行。

上海:疫情中受伤的文创企业没有“躺平”

记者从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以下简称“文促会”)了解到,尽管很多文创类企业在疫情中“受伤”,但企业主们并没有“躺平”。一些企业正在通过业务转型、技术创新、寻求合作等方式自救。政府相关部门和文促会等平台也从3月起就一直在开展抗疫助企工作。

上海:文创人才纷至沓来,这片热土有啥吸引力?

今年的毕业季,薇龙文化、阿里灵犀互娱、盛趣游戏等一大批位于浦东的文创企业,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并激发他们的创意与活力。这些自然都离不开浦东对于大文化产业的支持。

以申遗保护延老城文脉 北京中轴线申遗名录文本已完成

近年来,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取得长足进展,推进中轴线申遗工作先后写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成为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创新展览展示,让文物“活”起来

“活起来”的核心是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观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博物馆在展览主题设计和展陈形式上,都应该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研究观众的心理和审美需求。

文创赋能 第二届“朝阳礼物”征选活动开启

2022年第二届“京潮·京品”朝阳礼物征选活动(以下简称“第二届‘朝阳礼物’征选活动”)在潘家园旧货市场正式启幕,征集报名通道也将同期开启。

影音邂逅非遗 焕发全新活力

当非遗融入现实生活,穿戴、饮食、听故事、看戏、过传统节日都是我们对非遗的享用和延续。非遗记录成果,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欣赏、交流互鉴提供了绝佳契机。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将采用更具有科技感、传播力的方式,让非遗风采重焕生机,让文化之美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