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非遗学科硕士录取通知书寄出
2021年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天津大学设置全国首个非遗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作为培养我国首批非遗学科硕士生的试验田,现已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非遗教研方式。
非遗上“云”,留存技与艺
6月10日,“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顾展”(以下简称“非遗展映月”)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二层大厅开展,展览将持续至7月10日。
破壁: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多样化途径
“互联网+”的运用和普及为各地文博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与途径,尤其是VR、AR及5G网络的使用,为博物馆资源的再开发、再创作提供了新的契机。这些方式让公众接触到更多元的文化资源,也使公众获得了一种虚拟意义上的“在场”,从而借此体验和领悟传统文化的独特艺术价值。
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光明日报社主办,光明网、“文化强国”光明日报协同推广平台承办的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推选结果正式公布。
让文物“活”起来 让文创“走出去”
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中国与东盟应该怎样共同开展博物馆文物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共同繁荣?
安徽合肥:文创中的中堂大人!
2022年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记者了解到,当天合肥市李鸿章故居陈列馆将展出“来自时光的礼物”系列文创产品展,十几个品类共计近50种展现淮军文化和合肥记忆的文创产品将集中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