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网
在众多蒜头鼻、飞天耳、菱形大眼的三星堆人像中,谁是真正的“大佬”?商目雷纹方内青铜钺为何“咧嘴大笑”?唐三彩到底有多少种颜色?2022年12月26日至2023年1月7日,中国文物报社、抖音电商携手全国25家博物馆,联合举办首届“文创年货节·博物馆里过新年”活动,展示博物馆的珍藏文物,科普文博知识;通过电商货架功能,推介博物馆文创精品。
文创当“潮”,传承之美。当千万里之遥的古老博物馆,因为技术与平台的加持,天涯咫尺地来到我们眼前,于是,小众的历史记忆,走进了大众的文化视野。“活在当下”,才能活跃长久;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传播文博知识、传扬传统文化,“文创年货”以文化出圈的姿态,在互联网世界让更多年轻人与博物馆一起,热热闹闹过新年。
泱泱华夏,万古江河。有人说,文物是民族文化的“鲜活切片”,而博物馆则是文明的“储存卡”和历史的“记录仪”。一座座博物馆,就是一座座“文化与文明的讲习所”。放眼望去,“环姿玮态、百代是崇”的故宫博物院,“汇聚赣鄱宝藏,串起赣鄱文化”的江西省博物馆,“壮志谐风雅、咫尺筑‘天堂’”的苏州博物馆……还有更多各地的“省博”,是灿若星辰的华夏文明版图上赓续不绝的惊艳之谜、灵动之力。
然而,传统博物馆走的基本是线下单一传播模式,对于外地市民来说,尤其是疫情当下,大概只能“远观”,而无法随心“打卡”。而今,借助短视频和直播去“线上云游”,突破地理和空间各种限制,让更多人与中国文物、中华文明都能零距离接触。听文物说话、看文博走秀,三重价值呼之欲出:一则,激活文化、激荡真知,真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二则,放大了博物馆的社会价值,一地一隅的文物,站上更大的舞台,在网络世界大放异彩;三则,拉近了文博与青年之间的距离。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62亿,增长最为明显,青年群体是绝对主力军。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推介文博、推广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一个共识越发笃定——“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分享是最好的传播”。博物馆文创产品要变为文化财产,关键还是要链接现代生活。短视频与直播的普及,降低了用户体验门槛、提升了沉浸体验感受,一键直达、一秒下单,国潮文创就这样“飞入寻常百姓家”。 比如抖音电商等带动的“全域兴趣电商”模式:一方面,让内容创作力爆棚的博物馆借助短视频和直播等能迅疾火力全开极速“带货”;另一方面,各类平台搭建的“商城、搜索、店铺”等货架电商渠道,为更多博物馆文创产品打开了线上展示与销售的大门。抖音电商的数据显示,“文创年货节”活动带动该平台博物馆文创产品销量环比上月增长644%。
青史馆中藏,余韵照古今。看得见的手艺,摸得着的文创,为“沉睡”千年的博物馆文物擦亮了时代的光。创新文博传承方式、拓展文创交易空间,让博物馆里的国潮文创“火”在指尖云端,守护文脉、传承文化。(邓海建)